文首感谢智库灯塔创始人—刀叔分享
一、终端简介
举例:微信
手机版
网页版
windows版
mac版
根据公司的人力和资源考虑开发和维护成本,是否开发多终端?
产品常用终端:
二、举例,终端的形态如何选择
举例1:猫眼
(使用场景偏于手机端)
不同终端中猫眼的形态
需求都是为了满足用户买票,如图,微信小程序对ios端做了一个发现页面的减法,小程序作为一个工具,重点在于电影买票,用户有需求时才用,用户粘性较小;而ios端中“发现”页面中有用户讨论的模块,除了买票的核心功能,还可以通过”找片“和“发现”找到过往电影的信息
公司发展阶段受限:不同终端研发团队是独立的,因此招收开发人员的资源受限。
举例2:为验证上图的用户场景例如爱奇艺,如下图分别是网页端和智能油烟机的TV端,初期移动端不普及,在网页上看视频的人多;在后来移动端普及,再做了android版和ios版;当移动端较成熟,再进军pad端;之后智能电视的兴起才加入了TV端。
油烟机视频TV端的使用场景,更可能边做饭,边看做饭的教程。不同端也产生了不同使用场景,偏向内容会有所变化,进而产品内部的核心算法也可能发生变化
举例3:高德地图
手机端场景最多,其次网页,pad端场景较少,因为多数pad不装4G卡,多在家里有wifi的情境下使用。
举例4:京东
最多的使用场景还是手机移动端,方便日常的随手无目的浏览和有目的性购买和筛选
当没有下载app时,会有M站方便加载使用
以下是京东在不同终端,不同入口是不同的场景,会有不同的功能展现方式
举例5:食色
例如不必要进入移动端一定要android和ios端同步上线。例如下图“食色”app,先有的ios,因为苹果机当时对于美食拍照质量较高,上线半年后才有的android端。通过一端模式根据数据验证产品可行性。
举例6:“停简单”——ETCP,停车场系统。最初的产品形态是微信公众号。考虑到初期推广,公众号获客成本低。初期推广在停车场内电梯入口等地方放易拉宝,有工作人员推广并赠送礼品,用公众号更聚拢用户。发展到现在已经将客户导流到移动端,用移动端留住用户,正如下图的终端之间的导流。
不应该盲目抄竞品,先考虑终端的意义,什么场景满足了什么用户的什么需求。
个人总结与思考:
刀叔也讲了,如何进行用户终端形态的选择。受资源的限制,选择合适的终端,对于一个新产品无疑是更好的推广,而随着产品发展,不同的终端针对于处于不同使用场景的人群,内容和展现方式也会有所区分,也可以将不同终端相互导流,增加用户粘性和用户量。其实不同终端的展现的方式,最终的目的是产品发展的需要,永远要先抓住最核心的使用场景和产品发展实际状况来做。
附上网页直播链接:https://m.qlchat.com/topic/2000000379164718.htm?shareKey=a0b020cbceade6f37ea18f5b70191059
直播二维码请扫: